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
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


=================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

具行法師三昧真火化身生西事蹟


令虛雲老和尚頂禮讚嘆的弟子具行法師,三昧真火化身生西事蹟


一個其貌不揚的鄉拙青年,穿著一身襤褸的鄉下土裝,來到雞足山祝聖寺求見虛雲長老,住持祝聖和尚問他:「你是誰?你來求見虛老做什麼?」

那鄉拙青年說:「我今年二十歲,是雲南鹽源人氏,從小就父母雙亡,孤苦無依,族人將我入贅曾氏,從此以曾為姓,寄籍賓川縣。如今因為家鄉鬧饑失收,無人僱用我種田,我家貧苦,又有兩個兒子,我養不活家小,無計可施,聞說虛雲老和尚在雞足山修建祝聖寺,僱用苦力泥水工人,我走投無路,只好來求虛雲老和尚收⋯⋯留我在此做工,賺取些少工錢養活家口。」

祝聖老和尚惻然說:「你若不嫌我們付出工錢低微,你就在本寺住下做工罷!虛老是最慈悲的,這等小事,你也不用去見他老人家,他沒有不答應的。」

「多謝大和尚!」那青年跪拜。

「你叫什麼名字呢?」

「家人叫我阿便!」

「很好!」老和尚說:「阿便!你就到後面柴房去住罷!」

阿便自去柴房住下。他十分勤勞,每日天未亮就起來,不用人吩咐,自己發心開墾種菜,施肥澆水。他本是穡稼佃戶,這些耕種事務,做得頭頭是道,他又自動去出力挑土抬石幫助修廟,從早做到天黑,從不休息,也從不講話,別人跟他說話,他都聽不見。

「聾子!」別人都這樣稱他,反而不叫他名字了,阿便也不以為忤,從不爭辯。

兩年轉瞬過去了,阿便那天趁著虛雲來山巡視,就跪倒叩頭,叩個沒停。虛雲說:「阿便,你要什麼?」

阿便說:「老師父!求您老人家教我念佛吧!我這樣笨,又一字不識,不會念佛!」

「你卻要念佛做什麼?」

阿便說:「我今世這麼辛苦這麼蠢,必是前生做了什麼孽又不會修行,所以,今生想學佛修道,以求來生勿再淪落啊!」

虛雲微笑道:「你想要怎樣修?」

阿便說:「我不識字,又醜陋,又蠢材!我哪知道要怎樣修?只求老師父教我簡便容易的方法罷,我常聽師父講經,講得深奧,我一句也不懂,不過聽師父您說,只要一心不亂,勤念佛號也可得生西方。師父您就教我唸佛號罷!」

虛雲說:「阿便,你已經一心專誠,真是難能可貴!我就教你唸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!我教你淨土法門罷!」

阿便叩謝。虛雲教了他怎樣勤唸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。他從此就自己屏息諸緣,一心念佛,日夜不停。就是日間種菜鋤土,也心念佛號不輟。

光緒元年,虛雲老和尚運龍藏大經回山之後,舉行傳戒,阿便也來求戒出家,那時他才二十一歲。

虛雲說:「好!好!好孩子!我准你!」

虛雲望著座下這個狂喜地不住叩頭的青年,老人好像依稀看到了自己當年在鼓山湧泉寺跪求妙蓮長老傳戒,老人的熱淚湧現了。他有多少的感觸啊!六十五個年頭過去了!往事依稀!如夢境!猛回頭,卻在何處?幾十年來,東飄西盪,也曾傳戒弟子不少,可以怎料到,奇蹟卻應在這個面貌醜陋的貧苦青年?

虛雲出神地俯望著青年,竟忘了喚他止拜,任由他不住地叩拜,何只三跪九叩?怕不叩了一百個頭!阿便是拙於言詞的,感激得說不出話來,感激得只是流淚!只是叩拜!

虛雲說:「我教你念佛,我也教了你打坐,現在我要教你知道你不是你!我要你做到心中覺悟!『我不是我』。心中無我,破我執!而又無所求,則自然得,明白嗎?」

「還是不明白!」

「你慢慢地學,漸漸就能體會的。」虛雲說:「我知道你精勤不懈念佛,一心繫念!許多人都不及你!這也是你的品質樸拙的好處。聰明人太聰明了,反被聰明誤!往往不能精勤一心修行!好孩子,你這樣很好,不要自卑而生退心!也不要去學人家聰明人。」

「我本來就是愚笨,學也學不來聰明的。」

「愚笨才好!」虛雲說:「你不會被聰明誤了!」

傳具足戒之後,虛雲賜他法名為「具行」。從此他成為具行和尚了!具行剃度改穿僧衣,每日自動操作各種勞役,種菜、施肥、挑糞、擔土、打掃…...一如未傳戒之時,他專誠一心勤念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,也不和任何人講話,他耳患重聽,一般人都稱之為「聾子和尚」。

苦修到了民國四年,他越發的耳聾了,也越發的沈默了,他無論種菜或做工,無時都在心中念佛,誰喊他他也聽不見。

虛雲那天喚他來說:「具行!你苦修了四年,境界已不錯了,但是見識太少,你現在應該下山出外參學去!你應參拜天下名山道場,將來你願回來就回來,若另有好機緣,也可隨緣行止!」

具行泣拜:「師父!弟子不去!」

「為什麼不去?」

「弟子要一輩子服伺師父您老人家!」

虛雲心中一酸,可是裝起了怒容,叱道:「去!我怎麼教你無我破執?你忘了?快去!我用不著你服侍!」

具行不敢抗命,哭著收拾行裝,虛雲送他到山門之時,看這青年和尚的依依不捨的樣子,他心中也難過了。可是他知道絕不能流露出來,免得害了徒弟傷感落入痴執,於是虛雲只是淡淡地說:「你去吧!我們有緣再見!」

具行一笠一杖,正像虛雲當年一樣子,上路去朝拜各處名山去了!

民國九年,虛雲開始重建雲棲寺,具行和尚突然回來了,拜倒在虛雲老和尚面前。「師父!我回來了!」

虛雲驚喜得很:「你回來了?好極了!你這出去參學,遊了些什麼名山?怎麼又回來了呢?」

具行說:「天下各處名山都大略去過了,也不外如是!聽人說師父在此重修華亭寺,我知道師父缺人手,我就回來了。」虛雲說:「你回來甚好!你打算回來做什麼事呢?」

具行說:「師父,我又蠢又笨,又不識字,我能做什麼大事?總不外是侍候師父,兼做些人家做不來、不願做的笨重低下工役罷了!」

虛雲說:「你既如此發心苦修,很好!你就住在雲棲寺和勝因寺兩處罷!」又問:「這次回來,你去雞足山探視你家未?」具行說:「沒有!我不去了!」「為什麼?」

具行說:「大家都出了家修行,有什麼好眷戀的?」「見見也不妨!」具行搖頭:「不去!不去!」

他從此就在兩寺每日辛勤勞作,舉凡挖土、搬石、築牆、蓋房子、種菜、種樹、砍樹、取柴草、割禾打稻穀、犁田、除草、打掃、挑糞、施肥、炊事、劈柴……一切最勞苦的工作,他都自動勤作了!無一分鐘閒暇,亦無一刻不在心中念佛!一面幹活,一面念佛,有時候他替師父或同參補衣,也是一針一句佛號。到了晚上,他就念金剛經、藥師經、淨土諸經,一字一拜;早上,黎明大鐘響,他總是頭一個上殿參加課誦,他的精勤苦修,真是全寺第一!他卻是又聾,又像啞子,一句不開口。

虛雲觀察具行,覺得異常欣慰;他知道這個青年人的進境已經十倍百倍於任何僧人了!修蓋海會塔之時,虛雲在看工,具行在挑擔石塊和砌牆,見到虛雲老和尚,他突然開口說話了,像個小孩子般天真地說:「師父!將來海會塔蓋成,我來守塔好嗎?」虛雲望著具行,不立即回答,他知道這句話是讖語!他知道具行就快要化去了!

「好麼?」具行繼續追問:「師父!好麼?」

虛雲心中一酸,淚水幾乎奪眶而出,勉強點頭說:「好罷!」「謝謝師父!」「一切隨緣啊!」虛雲說:「不可強求!」「知道了!」

然後,虛雲特許具行擔任這一年春戒的尊證!受戒弟子請具行開示。具行說:「我半路出家,一字不識,但知念一句阿彌陀佛而已!」

虛雲點頭嗟嘆,心說:「但知念一句阿彌陀佛,只要都像他這樣精勤不懈,一句也就足以成就了啊!倘若自恃聰明,心念紛歧,縱念萬卷經,又有何用?想不到,這孩子進境如此神速,他比誰都先證正果了!」

往事重現虛雲心頭,他知道具行這次售衣來供養大眾就是西去了!這一夜他為具行念經,具行來叩門,進來叩安。「師父!弟子要去了!特來叩辭!」具行拜伏在地,悲泣難抑:「弟子去後,誰來侍候師父?」虛雲說:「好孩子!你該怎麼辦您的事,你就去辦罷!不要因我誤了你的大事!」
「師父……」具行哽咽難言:「師父……」
「快去!」虛雲說:「我在這裡為你念經助你!」具行再拜,然後離去,他一逕向寺後的後園去了。

入夜,監院法師點名查房,發現具行不在。「具行呢?」監院說:「怎麼不見了?他昨天請大家吃一餐,莫非今天下山走了?你們大家快去找!」眾僧把全寺找了個遍,那找得到人影?有一僧說:「敢情他昨日齋眾是訣別?今晚卻偷偷下山逃去還俗接老婆了!」

另僧說:「快別胡說吧!具行不是這等人!他若要叛道,怎麼還回寺來做這幾年苦工呢?他雲遊在外,若要還俗不早就還了?」「說得是!」眾僧都說:「我們休要在背後謗毀具行法師!罪過!罪過!」

監院說:「你們在這裡亂講什麼?還不再尋?我怕他是挨不得苦,尋了短見!快尋!」一僧說:「我看他斷不會怕吃苦去尋短見,多半是跑到廣東去投考黃埔軍校了!」

監院說:「別再多說了!再找!」找到菜寮,門卻是鎖住的,窗口望進去,沒有人影,眾人一面叫喊:「具行!具行!」來到後面菜園,忽見晒坪那邊閃起一陣強烈白光!一連閃了幾次,照耀得全園光明,直沖夜空!白光眩目。

「這是什麼光?」眾人無不嚇得心驚膽顫。住在寺外村民都看見了,眾人多是往時逃災來投奔虛雲的,災後也無處可去,紛紛留下來聚居,成了村落,這些村民素感虛雲的恩德,今晚初更剛過,眾人都未睡,正在乘涼,忽然寺內白光沖天,使人目眩,眾村民大驚。

「不好了!佛寺失火啦!」大家叫了起來:「快去救虛雲老和尚出險!」村民好幾佰人,奔入寺內,一個和尚也不見!眾人慌得亂喊:「虛老!虛老!您在那裡!」

村人們一面找虛雲,一面要救火,卻又不見有火,找到後園來,看到了那批和尚在那裡發呆。

「火在哪裡?」村人們大叫:「虛老他老人家呢?你們怎麼都在此?」「哪裡有火?」和尚們也給嚇慌了!「火呢?」

「我們在外面看見寺裡沖天白光!」村人們說:「只道是火燒寺院了,趕來救虛老!」「沒有火呀!」修圓和尚說:「白光一閃一閃是有的,倒不是火,喏!白光在晒坪那邊升起的。」眾僧與村民趕到晒坪一看,點了幾支火把,照耀全坪!「啊!具行法師!」修圓叫起來:「原來你在此地!害我們找得好苦!你在這幹什麼?」

眾人也都看見了!具行和尚端端正正,合十趺足而坐,巍然不動,眼睛半合,面帶微笑,不理不睬眾人。

「具行!」修圓欲待上前去拉他。

「慢著!」虛雲老和尚已經由另一批僧眾與村人擁護而至了,他老遠便看見具行端坐,他慌忙喝住眾人:「你們不許擅動具行!你們走開些!」

眾人慌忙讓開,虛雲扶杖來到具行面前,向眾人說:「具行已經坐化了!他自身噴出三昧真火,把自己燒成了灰!剛才你們看見的白光閃閃,就是他的真火之光!我在禪房為他念經助他用,我感到全身發燒,就知道他已經成功了!我怕你們不知道而亂動他,我連忙趕來……。」

眾人不論僧俗,聽師父一說,無不驚詫萬分,細看具行和尚,卻仍然是身披袈裟,趺坐面向西方,左手執磬,右手執木魚!面色如生,笑容和藹,只少了呼吸起伏動靜。

「這…真的是…自發真火化了麼?」眾人都不敢相信:「這分明是個活生生的具行和尚嘛!」

虛雲說:「你們不要走近,恐怕衣帶生風震動他全身灰燼倒傾!你們走開些!」虛雲獨自上前再細看,火把照耀之下,只見具行的木魚其木柄早已化了灰燼,磬柄也成焦炭,但是具行的全身和袈裟依然未變,其餘,只見僧鞋也成了灰。坐處的幾紮稻桿子和蒲團早就成灰燼了。

眾人都又驚疑,又歡喜,個個合掌念佛。

「具行!」虛雲跪下合掌而拜說:「恭喜你了!你已經修成破我執,得證聖果!以你瑞相法身示世,證無生法忍之圓滿檀波羅蜜!請受虛雲三拜!」虛雲以師尊身分,對徒弟具行下拜!眾人當然也跟著叩拜了!

「具行啊!」虛雲忽然老淚縱流,哽咽道:「為師好為你歡喜!我還不及你的功行啊!將來欲求你的境界,也還萬無可能啊!」虛雲拜罷,具行遺蛻忽然放出陣陣奇異的芳香!眾人都嗅聞得到類似檀香的這種異香,又像仙蘭!大家都感動得流淚,個個念佛!

「具行啊!」虛雲祝道:「你且多保持瑞相一天,待明天為師請都督和昆明社會人士,還有新聞界都來瞻仰你法身,讓記者攝影留下一影,以傳於世助宏佛法!」

虛雲又吩咐:「你們今夜須派人輪流值更看守具行法身!勿讓人畜觸碰!不許大聲震動!」

「遵命!」眾僧連忙回答。

省督唐繼堯,財政廳長王竹村,水利局長張拙仙……次日聞報,都趕來了。昆明日報攝影記者也跟來了,還有各大員的家屬、社會賢達、昆明的佛教徒緇素,全都來參拜了!真是轟動了全昆明;數萬人絡繹登山來拜,人人感動,個個稱奇!昆明日報刊出了頭條大新聞和照片,轟動了全雲南。「誰說沒有佛法呢?誰說修不成佛菩薩呢?」人人都說:「看!具行上人不就是最好的佛法證據麼?」

「這也奇怪!」唐繼堯說:「若說具行是取稻草自焚,卻又怎會把全身燒成了灰也不倒下?又怎會仍然保持原來形貌呢?袈裟又怎不成灰呢?分明這不是凡火燒成的了!」虛雲說:「具行法師是由心內發出三昧真火,把自身焚化的,才有此瑞相奇蹟!」

唐繼堯說:「奇異極了!磬魚的柄都已成了焦炭火灰呀!師父!他的全身果然都是灰麼?」

虛雲說:「是的!」就向具行祝拜:「具行!你的功德圓滿了!請讓我們送你入海會塔罷!」

虛雲伸手,顫顫巍巍,取下具行手中的小磬,又祝道:「具行啊!具行!密行功圓,一磬留音!為師一敲磬,你可以放心西去罷!」虛雲輕敲殘磬,清脆的磬聲三響才過,突然地,具行的全身震動,化作灰燼而傾倒了!

虛雲跪下合掌而拜,唐繼堯與觀眾數千也都跪下叩拜!「阿彌陀佛!」人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:「阿彌陀佛!」虛雲早已淚水奔流滿面了,他也分不清那是悲傷或是歡喜了!

「具行啊!你密行功圓上品蓮,具行啊!你歸來念佛荷鋤邊,助興梵剎同艱苦!我們世念難忘蔬菜熟!人人都受過你的菜蔬佈施啊!
如今你西歸向夕陽!我怎能禁傷心老淚流無盡?今日你一磬示妙緣!具行啊!為師恭送你了!」

虛雲老和尚不禁痛哭。「為什麼要哭呢?」他自問:「我該為他歡喜才是啊!」

具行法師從一位醜陋重聽的窮苦人,經老和尚慈悲收留,並教導他念佛法門,他為了寺院與僧眾做各種苦役,吃苦耐勞不埋怨,隨時只有一句彌陀在心中,終於得到了成就,感動千萬人誠心向佛。

他以老實念佛、尊師重道的身教,給大眾做了深刻感人的啟發作用。
=================
「插畫家麥斯一次應邀教孩子畫畫。「麥斯叔叔,可以在我的臉上畫一朵花嗎?」有個小女孩提出請求,麥斯樂意的點頭,接著用筆沾了沾調色盤上的橘色,此時小女孩搖搖頭說:「我不喜歡橘色。」又指了指右邊的臉頰,「只能畫在右邊,而且不能畫太大……。」麥斯耐心的聽完,最後完成一朵黃色的小花。
  後面排隊的孩子見狀,也紛紛提出相同的要求,直到最後一個孩子,當麥斯正要畫上小花時,那個孩子卻說:「我的整張臉都可以畫,而且您要畫什麼都可以!」
  麥斯笑著點頭:「我還有好多顏色沒有用到,這下全派上用場了!」麥斯在孩子臉上畫了一隻美麗的蝴蝶,因此她成為全場最與眾不同的一位。
  生命如同一張畫布,不再自我設限,將出現意想不到的繽紛色彩!
  ……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,耳朵未曾聽見,人心也未曾想到的。-《聖經》哥林多前書2章9節


=====================

人當瞻疾病,
問訊諸危厄,
善惡有報應,
如種果獲實。
──《生經》

「人當瞻疾病,問訊諸危厄」,對於生病的人,應當多加探望、慰問。尤其生病的人需要鼓勵,也需要生活上的照顧,佛經說,八福田中,瞻病是第一福田,說明探視、照顧病者的功德很大。

中國自過去以來,有很多仁心仁術的醫者,經常免費替貧病孤苦的人看病;到了現代,也有很多民眾發心到大醫院擔任義工,為患者及家屬服務;再者,如佛光山慈悲基金會的「雲水醫院」,數十年來,佛光山的法師、信眾偕同專業醫師及護士義務到偏遠山區免費施診、施藥,探視慰問民眾等,由於他們的無私奉獻,為人間增添了善美與光明。

除了瞻視、照護生病的人,對於身處危急、苦難的眾生,也要給予問候關懷。現今社會,財富經濟的成長外,更需要很多人一起投入社會關懷,同時也可以帶動人心的慈悲及道德人格的增長。

「善惡有報應,如種果獲實」,這個世間上,一個人不管是行善或行惡,自有因緣果報。所謂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、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,時辰未到」,也許有人會說,我做了多少善事,卻沒有好報,那個人做了多少壞事,反而富貴榮華?善惡業報都有一定的因果理則。比方,吃齋念佛,是信仰上、道德上的因果,不能因此就要去求佛祖、神明保佑升官發財、身體健康;要知道,信仰道德有信仰道德的因果,發財、求健康,也有發財健康的因果,因此,對因緣果報必須建立正確的認知,不能混淆錯亂。

自己希望未來能成就什麼樣的人生?猶如播種,也要選擇一塊良田,播灑下的種子,只要辛勤耕耘,將來就會有收成,如是因,如是果,因果不辜負人!
=================

有位夫子帶著弟子到郊外去尋訪作詩的題材,在路邊看到一塊人骨,他撿起來叫學 生到街上買個甕,裝好並加以埋藏。


當天夜裡,他聽到叩門聲,問:「是誰?」對 方答道:「我是妃。」

他好奇的開門,進來了一位自稱是楊貴妃的美女,她說:「 
謝謝您讓我不致暴屍野外,今夜讓我以身相許,報答您的恩情。」
溫存了一夜,天 亮時,這女子便悄然離去。

在茶坊間,夫子向眾人提及他昨夜的艷遇,剛好鄰座有 位好色的夫子聽得一清二楚.於是便去買個新甕,尋到埋屍的地點,將埋在土裡的
甕挖出來打碎,然後把人骨重新放入他買的新甕中埋好。

回家後,光著身子躺在床 在上,滿懷希望的等著楊貴妃的到來。

不一會兒,便聽到敲門聲,於是喜出望外地 問:「是誰?」
對方答道:「我是飛。」

他興奮的開門一看,一位滿臉鬍鬚的大漢 怒目而立。

那大漢說:「我是張飛,睡在楊貴妃的旁邊,你好大的膽子,竟敢把我 的骨頭散置地上,你不是想要艷遇嗎?我特地來將我的軟骨插在你身上!」

=====================
不完美的完美


劉墉先生說道:我有一個朋友,單身半輩子,快五十歲。

突然結了婚,新娘跟他的年齡差不多,徐娘半老、風韻猶存。

只是知道的朋友都竊竊私語:「那女人以前是個演員,嫁了兩任丈夫,都離了婚,現在不紅了,由他撿了個剩貨。」

話不知道,是不是傳到了他耳裏。

有一天,他跟我出去,一邊開車、一邊笑道:「我這個人,年輕的時候就盼開賓士車,沒錢,買不起,現在呀!還是買不起,買輛三手車。」

他開的確實是輛老賓士,我左右看看說:「三手?看來很好哇!馬力也足!」

「是啊呀!」他大笑了起來。

「舊車有什麼不好?就好像我太太,前面嫁個四川人,又嫁個上海人,還在演藝圈二十多年,大大小小的場面見多了。現在老了、收了心,沒了以前的嬌氣、浮華氣,卻做得一手四川菜、上海菜,又懂得 佈置家。講句實在話,她真正最完美的時候,反而都被我遇上了。」

「你說得真有理!」,我說:「別人不說,我真看不出來,她竟然是當年的明星。」

「是啊!」

他拍著方向盤:「其實想想我自己,我又完美嗎?我還不是千瘡百孔,有過許多往事、許多荒唐,正因為我們都走過了這些,所以兩個人都成熟,都知道讓、都知道忍,這不完美,正是一種完美啊!不完美,正是一種完美!

我們老了、都鏽了、都千瘡百孔了。

總隔一陣子就去看醫生,來修補我們殘破的身軀,我們又何必要求自己擁有的人、事物,都完美無暇,沒有缺點呢?

看得慣殘破,也是歷練、是豁達、是成熟,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啊!」

http://youtu.be/6QiZQYPtI7c

=================

童言童語 


其一
奶奶教導小孫子說:「咳嗽的時候要用手捂住嘴!」
孫子答說:「奶奶,您放心,我的牙齒不會掉出來。」

其二
兒子今天突然問我:「媽媽,開心是什麼意思?」
「開心就是很高興。」
兒子:「那關心就是不高興吧?」

其三
侄女五歲,剛才吃香蕉叫她:「寶貝,來吃香蕉吧!」
她悠悠來了一句:「你好壞哦!」
我一愣:「怎了?」
沒想到她竟然說了一句:
「睡覺時爸爸每次這樣說,媽媽都是這樣回答的」。

其四
在幼稚園裡,老師準備教小朋友做遊戲。
「小朋友們!我們來玩老鷹抓小雞好不好?」
沒想到有一位小姑娘卻緊接著站了出來哭喪著臉說:
「老師!我沒有小雞。」

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

三個故事三個啟示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(轉分享)三個故事三個啟示
一、
年輕人不小心將酒店的地毯燒了三個小洞,退房時服務員說根據酒店規定,每個洞要賠償100元。
年輕人:確定是一個洞100元嗎?
服務員:是。
年輕人點燃煙頭將三個小洞燒成一大洞。

*啟示:
1.考核標准在哪裡,人們的行動就在哪裡;
2.不要光站在自己的角度訂立標準;
3.漏洞有時是致命的。

二、
一士兵遭到敵軍突襲後逃到了山洞。敵軍在身後緊追,他躲在洞中祈禱不被敵人發現。
突然胳膊被狠狠地蟄了一下,原來是只蜘蛛,他剛要捏死,突然心生憐憫,就放了它。
不料蜘蛛爬到洞口織了一張新網,敵軍追到山洞見到完好的蜘蛛網,猜想洞中無人就走了。

*啟示:
很多時候,幫助別人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。

三、
父親丟了塊表,他抱怨著翻騰著四處尋找,可半天也找不到。
等他出去了,兒子悄悄進屋,不一會找到了表。
父親問:怎麼找到的?
兒子說:我就安靜的坐著,一會就能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,表就找到了。

*啟示:
我們越是焦躁的尋找,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,只有平靜下來,才能聽到內心的聲音。